掉光。一直到鲁迅先生写小说,“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
以这样的一副形象在儒门上课,他是怎样和那些讲究衣着、举止进退的儒生同学相处的?那情形想想其实也蛮好玩。彼此看不顺眼是一定的,斗嘴、打架或者在当时就有。后来墨子自立门户,等于撕破了脸,从此双方关系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路上碰见了不斗上一回,回去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招呼。
所以《墨子》这书,很重要一个内容,就是板砖向儒生们头上拍去。在《非儒篇》里,墨子谈了“孔某”的好多劣迹。其中说道,在楚国,孔子帮助白公胜造反;在齐国,孔子帮助田常造反;在鲁国老家,孔子站在权臣季孙氏一边来对付国君,斗争失败季孙被追捕,孔子展示大力士风采,力托闸门让季孙脱身……要按事实考察,这些段子破绽多得让人无力吐槽。总之按墨家的说法,当时普天下的动乱事件中,到处活跃着孔某人和他弟子们的身影,而孔子本人始终安然无恙,相形之下,拉登之流,简直弱爆了。
《公孟篇》里,墨子还总结儒家的四大罪状,引原文:
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
墨子坚信,这个世界上绝对是有鬼的,儒家却怀疑天的权威、鬼的存在,因此得罪了天地鬼神。这是足以导致世界毁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