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战国五大公知 > 第5章完结

第5章完结

第二章 遗世独立墨巨侠

没有君主接受墨子的主张。*l¨u,o,l-a¢x¢s-w,.?c*o?m*作为一个失败者的墨子,他的社会改革方案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甚至书也很少有人去翻动。这时,他坚持的意志与奉献精神,在晦暗的背景下显得熠熠生辉——这也正是很多人所熟悉的那个墨子形象。如果墨子成功了呢?庄子说,奈天下何!奈天下何!

引子

战国的煊赫过后,将近两千年,很少能听到墨家的消息。但随着西学东渐的脚步,墨家又吃香起来。《墨子》这书素来无人关注,传抄中失传了不少,留下来的也错乱得不行,现在有第一流的学者开始花大工夫整理;孙中山主持创办《民报》,一边提倡“三民主义”,一边甩开孔孟老庄,单捧墨子为宗师;梁启超甚至说:“今欲救亡,厥惟学墨。”只有墨家思想,才能救中国!鲁迅写《故事新编》,儒家称道的伯夷、叔齐,道家的大腕老子、庄子,都被调戏得不行,只有墨子和墨子的偶像大禹,有理想,有担当,浑身“正能量”,是大先生笔下少有的积极形象。.d~1\k!a*n¨s-h-u¢.¨c′o?m/

当然,捧墨子,不是他的十大主张都捧。“明鬼”“非乐”就明显不受欢迎。“兼爱”自然最得好评,因为很容易联想到“平等博爱”,也容易和基督教挂钩;《墨子》书里一些似乎和科技有关的内容,被迅速附会为声光电化;当时的中国正风雨飘摇,反侵略的“非攻”,当然也是格外被强调的。

这造成的结果是,一般人对墨子的印象,就剩这几个标签:兼爱、非攻和科学知识。最近这些年,和墨家有关的通俗文化作品不少。大体都是在强化这几个元素。墨子的侠义形象深入人心,而墨家的领导人叫“巨子”,我们可以亦尊他一声“墨巨侠”。

墨子的四记杀招

战国末年,韩非子回顾之前几百年的大辩论,下判断说:

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

可见在战国时代,儒墨两家很大程度上是平分秋色的。?狐/恋_文¢学` +追*嶵~新`章^劫?但到了西汉盛世的司马迁那里,给两家的待遇却完全不同。孔子本人以布衣而入了“世家”,孔子的弟子们有传,孟子、荀子也有传,而对于墨子却只在《孟子荀卿列传》里附了二十四个字: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真是冷落得可以。但就算只有这么一句话,也还是透露出墨家曾经的煊赫。墨子比孔子小,本来是非常明显的事实,《墨子》书中也从未掩饰这一点,但社会上却仍有墨子和孔子同一时代的说法。在好古崇古的气氛里,人们普遍相信年代越早的人物越牛。道家要压倒儒家,就宣布老子比孔子早;墨子被认为和孔子同时,大概也是反映了儒墨两家曾长期打个平手的状况。

关于孔子和墨子,有一句经典的评价,叫“孔子给了春秋一个辉煌的结束,墨子给了战国一个闪亮的开始。”

墨子的生卒年不好确定,大概就在孔子去世前后,墨子出生。《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是跟孔子的学生学习,两位大师并没有照过面。

墨子的里籍也有争议。他是宋国人还是鲁国人,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依据,考证留给学者们——其实材料就那么多,还是不定论稳妥些。

墨子为什么叫墨子?有的说他姓墨;有的说因为他黑;有的说因为他是木匠(木匠要用墨线);有的说因为他是刑徒(墨是五刑之一)——重要的是他不但姓墨而且叫翟,墨是劳改犯,翟是野蛮人,而且他的著作确实是被旁人看作是“贱人之所为”的。总之,这个称呼反映了他社会边缘人的地位。

谈到墨子的相貌,古往今来的人们,印象倒是比较一致。孟子说是“摩顶放踵”,就是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庄子说是“腓无胈,胫无毛”,就是腿肚子没肉,小腿上汗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