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官场保守顽固势力掣肘,中国近代著名的留美幼童计划被迫半道终止,留美幼童们被集体撤回中国。?墈,书.君· !耕*新/醉-哙\1881年9月1日,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名叫薛有福的年轻人在旧金山皇宫饭店写下了他离开美国前的最后一份信,收信的是他的美国女友凯蒂。辽阔的太平洋隔不断两颗年轻的心灵,鸿雁传书继续着这份感情,然而1884年爆发的中法马江海战却使两人从此永别。这一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风景宜人的小镇赫约克传开了一件大新闻,曾经在这里居住、读书,镇上人都很熟悉的一名中国孩子成为了那个龙的国度的海军英雄,在残酷的海战中壮烈牺牲,当时这名孩子所在的军舰叫作“扬武”。
几十年以后,80多岁的凯蒂将薛有福当年寄给她的书信捐赠给小镇博物馆,让这段尘封已久的感情故事永远被铭记,“薛是我特殊的朋友”(2)。
第七号改造兵船
19世纪70年代,从风帆战舰时代的单层炮甲板军舰演变而来的近代巡洋舰的设计发展还处在略显迷茫的探索期,这一时段的巡洋舰除增加了蒸汽动力以外,其他诸如外形布局、火炮配备形式等等方面仍然与风帆时代的同类军舰没有多少不同,直到英国创造出革命性的“超勇”级巡洋舰后,近代巡洋舰的发展才开始跃进。?鸿_特?晓*税-蛧, `埂^歆/嶵`全¢
太平天国战争以后开始学习西方建设近代化海防的中国,曾因拥有伦道尔式蚊子船、撞击巡洋舰、斜连露炮台铁甲舰而占据了军舰发展史上许多的第一,而在这之前,在旧式蒸汽巡洋舰的发展领域,中国也并没有落后于世界。
暂时代替离职守制的沈葆桢出任船政大臣的夏献纶,一手监督主持了150马力改进型炮舰“伏波”级,以及80马力改进型炮舰“镇海”等的设计建造。这位曾长期担任船政提调一职、负责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在造舰工程管理层面上的表现显得要比沈葆桢更为出色,可惜却长久默默无闻于史著,不为后人所重视。代理船政大臣夏献纶上任伊始,便不满足于因循船政五年建设计划中安排好的两种亦商亦军的炮舰舰型(150马力和80马力),而想着创制一级以军事目的为唯一用途的纯正军舰。
西方铜版画,“扬武”舰。·优,品,小`说?徃· +哽·新_醉/全¨
1871年4月29日,福州将军文煜等上奏清廷,报告代理船政大臣夏献纶正在实施一项十分大胆的造船计划。
“查轮船之设,外洋所长全在炮位多而马力大,故能于重洋巨浪之中纵横颠簸,履险如夷,制胜确有把握。今闽省不惜巨帑创造轮船,自应设法讲求,得其奥妙。”
为了获得“炮位多,马力大”、具有与国外军舰同等威力的战舰,不满足于炮舰、兵商两用舰型的夏献纶与船政洋员监督日意格会商,决定建造一艘大马力的军舰,要求日意格来负责物色设计母型及其资料。后来的实际情况表明,当时想要制造的大马力军舰就是近代化的蒸汽巡洋舰。(3)
虽然自己对造舰工程实在是外行,但是日意格属下有大批专业的外籍技术人员,而且日意格的法国海军军官身份,使得他与法国在华海军多有往来。尽管如此导致了船政的技术信息对法国没有任何秘密而言,但兼有利弊,也一定程度使得船政获取法国舰船建造资料的途径较为便捷。与后来遮遮掩掩,就是不愿意让中国获得大型军舰的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不同,日意格按照夏献纶的要求,很快便提交出了大马力军舰的母型,共为一大一小两种方案。根据船政档案对这两种母型军舰的文字描述来看,极有可能分别就是法国的Résolue级和Converted级木制蒸汽动力巡洋舰。
针对这两套方案,夏献纶与船政水师统领李成谋以及船政技术人员等进行了讨论、评价,综合权衡军舰威力、造舰所需经费、建造技术难度、排水量限制等因素,最后选中了规模较小的Résolue级巡洋舰作为船政大兵船的母型。至于落选的Converted级,日意格费力找来的图纸也并没有白白浪费,船政没有采用的这套方案,此后出乎意料地在南洋粉墨登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船台上不久之后即出现了一级类似的军舰。关于此以后将有专篇叙述,本文暂不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