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津镇总兵陈济清以及直隶的洋务官员和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一并登上“万年清”,准备乘坐出海试航。但是由于连日西北风大作,天津内河水浅,吃水较深的“万年清”行驶极为艰难,“节节阻滞”,直到11月7日大潮,“万年清”乘潮而行,于傍晚时分抵达大沽,第二天清晨驶出大沽口。虽然在天津内河这段航程异常艰难,但是进入大海的“万年清”如鱼得水,据崇厚奏报,“该船在大海之中冲风破浪,船身牢固,轮机坚稳,舵工、炮手在事人等驾驶、演放均极操纵合宜,动作娴熟”,“今闽省沈葆桢悉心讲求一切轮机器具,教习驾驶,实能集外国之所长,得其窍妙,从此精益求精,续造大小各号轮船,自必更臻妥善,以之靖宇宙而宏远模,洵属无疆之利。”(34)崇厚显然对自造轮船动了感情,一面自赠了小刀、丝绸等物品奖励贝锦泉等管带官员,一面要求他们返航时将海上所见所闻记录成书,刊印发放给南北洋各处,以资学习。(35)
清代表现福建沿海情势的绘图,图中标注为“万年清”的军舰外观上与真正的“万年清”毫无相似之处,显然是绘者根据臆测的创作。
得到清政府大加赞赏肯定的“万年清”于1869年12月2日离天津返航,1870年1月8日抵达马尾,这次全由中国官兵驾驶的北上活动圆满结束。看到“万年清”漂亮的身影顺利回到马江之畔,船政“人人额庆”(36)。此后不久,“万年清”首次执行了与其军舰身份相符的使命,率领拨入船政的闽省外购军舰“长胜”、“华福宝”开赴浙江洋面,痛剿海盗,颇为奏效。率领小舰队在宁波、温州一带洋面航行的“万年清”,炮击海盗,绥靖海面,八面威风。(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