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43章 短暂宁静

第43章 短暂宁静

的眉间。

这个来自朝鲜的女子,不像郭贵妃那样工于算计,却有着惊人的通透。她会直截了当地问“皇后会不会让我消失”——那份不加掩饰的真性情,恰是深宫中最难得的东西。?y¢a¨n~h.u,a¨l^u?o..`c\o-m+

几天的相处下来,更让皇帝意外的是赵妤惊人的才学。

根据锦衣卫的汇报,赵婕妤的父亲是朝鲜国王的秉笔舍人,是当地一位大书法家。这个女儿很好的继承了父亲的天赋——当她展卷挥毫,台阁体的笔画间竟透着独到的劲秀,连杨士奇都惊叹“字字句句,刚柔并济”。那位朝鲜开国君主的御用书法家,将毕生所学融入女儿的骨血,让她在大明宫廷里,以笔墨为刃,劈开了一条独特的生存之路。

“夫君……爹……我有夫君了……夫君接受了我……”赵妤忽然在梦中呢喃,指尖无意识地抓住他的衣袖。

这声称呼让朱高炽心头一震——郭贵妃相伴十余年,从未敢逾矩唤他“夫君”,而赵婕妤与自己相处不过数日,却因他一句“既然是皇后让你来侍奉我,那你我之间可以无需君臣之礼”,便坦然接纳了这份亲近。

这并非僭越,而是一种近乎天真的信任,让他在波谲云诡的帝王生涯中,尝到了久违的家常暖意。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已是寅时三刻。朱高炽轻轻抽出手,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

晨雾中的紫禁城像一幅淡墨山水画,奉先殿的飞檐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那是张妍每日晨省的地方。

皇帝心中当然知道赵妤是张妍安置的棋子,却甘之如饴地接纳了这份“补偿”——比起一个野心勃勃的宠妃,一个聪明、通透且无背景的女子,更能让他在权力的孤岛上,找到片刻的喘息。

“陛下在看什么?”赵妤不知何时已起身,披着一件月白常服走到身边,发丝蹭着他的肩头。

“在看这万里江山。”朱高炽侧身看她,见她眼中映着熹微的晨光,忽然笑道,“也在看朕的补偿。”

赵妤眨眨眼,忽然指着远处的角楼:“陛下,朝鲜人说角楼的檐角像展翅的鹤。”她的语气像在说家乡的趣事,全然没有后宫女子的谨小慎微。

朱高炽望着她被晨风吹乱的发丝,第一次觉得,这深宫里的争斗或许从未远离,但至少此刻,身边这个女子带来的,是真实的、不带算计的鲜活气息。

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赵妤已研好墨,铺好宣纸。朱高炽看着她提笔的姿态,忽然想起郭贵妃临终前未绣完的锦帕。命运的齿轮如此奇妙,旧人已逝,新人到来,而他这位帝王,终究要在失去与获得之间,继续走下去。

“写什么好呢?”赵妤回头问他,笔尖的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圆点。

“就写海晏河清吧。”朱高炽笑道,伸手覆上她的手背。笔锋划过纸面,留下清劲的字迹。这一刻,乾清宫里没有帝王,只有一对寻常夫妻,在晨光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短暂而真实的平静。

紫禁城的晨光穿透乾清宫的雕花窗棂,将朱高炽案头的奏折映得发亮,距离五月那场骇人的风波已经过去数月。

自太宗皇帝驾崩一年来,这位身形丰腴的帝王正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皇权——他将奏折一分为二,常规政务交予太子朱瞻基在慈庆宫处置,重要事务则由内阁杨士奇等人拟出票签,再由自己批红。

手中这一份票拟被朱笔圈阅,朱高炽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听着赵妤用清朗的声音朗读下一份奏疏,忽然意识到:自太祖废丞相以来高度集中的皇权,竟在他手中悄然一分为二。

“陛下,这是南京户部关于漕运改道的票拟。”赵妤展开明黄票签,声音清脆。她已怀有三月身孕,小腹微隆却依旧身姿挺拔,念到“请核查沿岸豪强侵占漕渠”时,特意抬眼望向朱高炽——这是郭贵妃从未有过的举动,既非谄媚也非畏缩,而是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关心。

此刻的慈庆宫,朱瞻基正逗弄着二女儿,心里却在想着其他事情——父皇竟下旨让郭贵妃的长子朱瞻垲协理礼部事务。

“郭贵妃都死了半年,父皇为何还要抬举郭家?”太子喃喃自语,目光扫过侧妃孙若微手中的拨浪鼓。

“许是念及旧情?”孙若微将拨浪鼓塞进小公主手中,“再说郭家在河南还有万亩良田,总不能真让他们倒台。”

“绝非如此。”朱瞻基摇头,想起昨日乾清宫宴会上,父皇与赵婕妤谈论朝鲜农书时的默契——那是郭贵妃从未涉足的领域。赵婕妤甚至能指出《农政全书》中关于高丽种稻的谬误,让在场的夏元吉都暗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