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满的泥浆在羊毛毡上留下深色痕迹。
“郑亨那老匹夫走山海关,还带走全部辎重,怎么看都很不对劲!"王通一拳砸在沙盘上,震得“居庸关”的木牌微微晃动。
烛火摇曳间,众人的影子在舆图上交错重叠,宛如群魔乱舞。
陈懋用匕首划开一个苹果,果肉的清香混着铁锈味弥漫在帐内:"虽然不知陛下现在情况如何,但我们确实无法去一探究竟,毕竟如果陛下安然无恙,或是虽然病重却依旧神志清醒,那些忠于太子的将领必会顺坡下驴,把我们全部歼灭。”
更漏声里,密谋声与帐外的风声交织。他们计算着驿站间距,推敲着如何收买守关将领,甚至连控制粮草辎重的细节都反复推演。而在百米外的中军大帐,樊忠正握着绣春刀,盯着那具密闭的锡棺。铜炉中龙涎香袅袅升起,却掩不住空气中愈发浓重的肃杀。这场发生在几十万大军中的暗流,正裹挟着每个人的野心与恐惧,朝着未知的方向奔涌而去。
山海关,城门口。
作为长城以外大兵团进入关内的唯一通道,守将陈渡当然清楚自己肩头的担子有多重,自从永乐大帝开始北征以来,陈渡已经很久没有能睡一个好觉。
他知道,关外几十万大军的退路,全都由自己一人把守,自己这一人一城的安危得失,在这特殊的时间里决定了王朝的走向,决定了社稷和天下苍生的命运。
七月二十一,陈渡手下汇报了一件怪事,前线大军里的两个参将,居然带着小股部队跑到了山海关外,他们声称奉皇帝的旨意要立刻进关,但却又拿不出来皇帝的手谕以及信物。
陈渡是个人精,他只忠于皇帝,既不是太子党又不是汉王党,此刻发觉关外这些人的异样后,陈渡第一时间就猜到定然是军中发生了大事,皇帝恐怕龙体有恙。
“对不起,本将不能打开关门。”陈渡对着外面大喊,“皇上离开前曾经说过,除非圣上本人到此,否则不能开关。”
关外那一小撮军队顿时全都傻了眼。
“田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陈大人交给我们的任务好像完成不了。”
“薛将军,我也不知道。”那位田参将回答的很是干脆,“总不能强行攻城吧?就咱们这一两百号人,怎么也不可能强行闯关。”
那位田参将苦苦思索半晌,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罢了,我们回去复命吧。陈大人就算要怪罪我们,那也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