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彩棚,李治皱了皱眉,在奏疏上批了 “罚俸三月” 四个字,笔锋比平日重了些,墨汁透过纸背,在案上留下淡淡的痕。
日头偏西时,李忠的加冠礼才算真正结束。
他脱下沉重的冕服,换上常服,尚食局送来的点心已经凉了。
小宦官递上蜜水,他喝了两口,忽然问身边的侍读铭烟:
“那些被赦免的人,能回家了吗?”
铭烟躬身答道:
“回殿下,按律今日就能出牢门。”
李忠没再说话,只是望着窗外,宫墙下的柳树刚抽出绿芽,被风一吹,轻轻晃了晃。
暮色降临时,长安的街市更热闹了。
彩棚下的酒旗被灯笼映得通红,有醉汉唱着新编的歌谣,歌词里混着 “太子加冠” “赦罪赐酺” 的字眼,跑调的唱腔里带着难掩的欢喜。
大理寺的狱门最后一次打开,放出今天最后一批囚徒,有个老妇牵着儿子的手,一步三回头地往家走,棉衣上还沾着牢里的霉味,却把儿子的手攥得死紧,生怕一松就丢了。
更夫敲过二更时,东宫的灯还亮着。
李忠坐在案前,看着《孝经》的抄本,上面有阿耶亲笔圈点的句子: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烛火跳了跳,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小小的一团,却比清晨时显得挺拔了些。
窗外传来远处的欢笑声,隐约还能听见酒杯碰撞的脆响,他翻过一页书,指尖划过 “孝悌” 两个字,在烛火里轻轻顿了顿。
这一日的事,后来被记在《唐会要》里,只有寥寥数行:
“二月乙巳,皇太子忠加元服,赦死罪以下,赐酺三日,五品以上子承父爵者勋升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