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和珅:二号人物 > 第47章完结

第47章完结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已是一个85岁的老人,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自己当上了太上皇。¨5-s-c!w¢.¢c\o~m/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禅位刚三天的乾隆太上皇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千叟宴。此时,乾隆太上皇已是86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与他已有26岁的年龄差距,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岁改为70岁以上。这一次宴会成了历史上千叟宴的绝唱。

说实话,前面我们讲到的这几次千叟宴的效果,都不是太好,为什么呢?您说,大冬天的,皇上从全国各地请来好几千个老头在这儿吃饭。炒菜,上一盘菜,没10分钟凉了,冬天的北京,没有暖气,在外头,在大街上,广场上,您想想,能吃好吗?虽然说没有吃好,但是皇帝的心意到了。因此,千叟宴这种形式便继续流传下来了。

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乾隆皇帝第一次举行千叟宴时,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被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兰!兰′文-学¨ ,嶵/欣\漳`劫¨埂,欣.筷~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作了一个对子: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上联中,花甲重开是两个甲子,两个甲子是120年;“三七”是21年,加起来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70年,再加1年,正好也是141岁。此对堪称绝对。

千叟宴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乾隆太上皇的最后一次千叟宴就是这次大清朝的禅位归政大典。一共有全国各地的5000多位70岁以上的老者参加。这里的问题在于,乾隆太上皇举办千叟宴,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可以达到提倡尊重老人、孝敬老人的目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规范;第二,可以表明乾隆皇帝的功德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首肯;第三,可以表明在乾隆皇帝统治的60年中,四海升平,百姓都得以长寿。这叫一举三得。

但是,正月时节,北京城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6~妖.看`书~枉` /醉/欣,蟑_劫~埂¢芯¢哙^偌大的一个宫殿中,空空荡荡,如何取暖是一个大问题。和珅别出心裁,调来了1550多只火锅,举行火锅宴。这一设想,实在妙不可言,不但可以保证殿内的温度,而且火锅下面燃烧的木炭、沸腾的浓汤都会更好地烘托出喜庆气氛。

正月初四,千叟宴如期按照和珅的安排在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宴会声势浩大,果然不同凡响。单凭这一壮观的景象,和珅的名字便足以载入史册了。

挺棒的吧,多暖和啊,多红红火火啊,这才叫禅让大典。咱都知道,北京人爱吃火锅,全国哪个地方的人不爱吃火锅?为什么爱吃?怎么流传出来?那是乾隆太上皇的禅位大典,全国所有的高寿老者都领略到了乾隆太上皇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照顾,全国所有的高寿老者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乾隆太上皇的恩德,从全国所有的高寿老者那里传到了全国各地。

和珅的这一安排,为和珅赢得了天下盛誉,令乾隆太上皇大为满意。然而,这次千叟宴结束后,乾隆帝又以太上皇身份继续掌控了3年朝政,直至驾崩。随后,嘉庆皇帝即位。于是,这次宴会便成了乾隆王朝的结束。

第六章 成熟的政治家

和珅与马戛尔尼之间的几次会面都不算愉快,但马戛尔尼在其回忆录中仍数次称赞和珅,称和珅为“中国首相”,称赞其是“成熟的政治家”。

对和珅甘拜下风

和珅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出任理藩院尚书,总理清政府的外交事宜,他曾先后接待过朝鲜、英国、安南、暹罗、缅甸、琉球和南掌等国的使臣,尤其乾隆时期,英国同清政府之间的外交事务,几乎是交由和珅全权处理的。他凭借他的机智与语言天赋,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事务。在这中间,他与大英帝国使臣马嘎尔尼的斗智斗勇尤其出色。

话说到这里,有的读者朋友一定会问:此前的中国,与大英帝国没有什么来往啊?马嘎尔尼使团此次来华,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有着什么样的企图呢?

要想回答这一问题,就要简单回顾一下大英帝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