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和珅:二号人物 > 第1章完结

第1章完结

[史学研究] 《和珅:二号人物》作者:纪连海【完结】

内容推荐

在大清朝296年的历史中,有一个最靠近皇位的人。/躌+4?墈?书¢ _追*最.新-璋¨結.在大多数人眼里,他靠溜须拍马为生,不但极端自私,而且极端贪婪;而在另一些记载中,他又是一个完全的正面角色,忧国忧民,公而忘私。他曾是一个被送进了“高干学校”的穷学生,却走了一条与同僚们完全不同的上位之路。他曾荣极一时,最终又惨淡落场。关于他的故事,被搬上银幕、舞台,一次又一次地上演。他有一个即使在今天仍旧家喻户晓的名字——和珅。

作者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正说和珅》等。他的每一次开讲都引起广泛的关注,尤其是他的“和珅十讲”,以平均收视率0.69%荣登央视著名电视栏目《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的收视率冠军,至今无人超越。,飕¨搜*小-税?徃_ .罪¢歆.漳-截-庚?芯~快+

=================

爱新觉罗.恒钺

自从一个叫王刚的演员在一部叫《宰相刘罗锅》的戏说历史剧中饰演了一个叫和珅的角色之后,“和珅”这个名字,以及以演员王刚为范本的这个形象,便几度搬演,成了妇孺乐道、热度持久、出镜率奇高的票房大户。恐怕连聪明绝顶的和珅自己都万万没有想到,身后200年之后,《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竟再度蹿红,其附身于一个胖乎乎的大腕儿,成了时尚人物。

当然,王刚是个好演员,以他的演技获得这样的成功是合理的。同时,和珅其人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关注,也是合理的。不过,用上海人的话讲,应该“拎一拎清爽”的是,对和珅其人的认知价值,大概不应仅止于王刚的演技以及戏说历史剧中的台词。

一位搞历史地理的朋友曾给我看了一张乾隆时期的中国版图,老实讲,很难找一两个形容词,确切地形容出我当时的触动和感喟。\x~x`s-c~m¢s/.?c·o¨m?我并不崇拜大国沙文主义,也很不喜欢以古人的什么成就作励志当下的宣教手段。但是我得承认,如果我今天还站在那样一个版图上,自我感觉大概很不一样。就像一颗衰老的恒星,在塌陷消亡之前,会有一次超威力的爆炸一样,中国的清代,准确地说是康乾时期的清代,就是这样一颗超亮之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辉煌顶点,是封建制度最成功的集大成者。解读了这段历史,对封建社会、对这个体制下的大千色相,庶几识之。

就此便引出了一个话题:所谓集大成,不是一个空概念,必有种种名至实归、登峰造极的景观。其中,集大成的人物必不可少,亦如二王之于书法,李杜之于唐诗,若没有,便不可思议。举康熙、乾隆二位,说他们是中国封建帝王系列中的集大成者,应该没人反对。由此说到和珅,说他是中国封建官吏系列中的集大成者,或可当仁不让。

人们对和珅的认识,大抵集中在一个“贪”字上,这当然不冤枉他。不过,若仅此一项,那么请王刚来秀一秀,也就胜任了。然而,能荣膺集大成者之名者,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子项,不过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已。如果只从这一点上盖棺论定和珅,其谬大矣。

剖析和珅,从发迹到死,似乎集中了一个官本位制度中的所有为官的元素:自幼清贫、发愤苦读、幸识君王、连升三级、侍君如父、位极人臣、左右逢源、精明干练、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可以这么说,把能想出来的、对一个封建官吏的所有褒贬之词悉数用上,都能在和珅那里找到对应。我常想,大概也只有在乾隆的浩大版图中,在封建社会这席最大、最丰、最后的盛宴中,才能看到这样一个飘然而至的身影。

再转头影视的话题,作为现代传媒,在追逐收视率的同时,时时娱乐着大众,但也常常误了人家的子弟。和珅登上秀场,即是鲜明一例。

纪连海先生,职业教育家,教人子弟。凭着职业的敏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不使自己的学生将娱乐节目误读为历史,于执鞭授教之余,焚膏继晷,作《和珅:二号人物》。举和珅为切点,可谓精心之选。借助影视、借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