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 > 第1章完结

第1章完结

令人眼花缭乱的材料加以综合、归纳、整理,理出头绪, 并对公审中的破绽、暴露出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所掌握的资料,作出 了分析和推断。对案件所涉及的大小 “案犯”的生平和事迹,对案件审理过 程和结果,书中都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说明。语言通达流畅,表述清楚。这里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观点仅是一家之言。 如前所述,莫斯科公开审判的反复出现,是由一系列主客观原因造成的, 也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其中个人因素的作用。 “千秋功过,后人评说”。至于本书所涉及的斯大林在基洛夫被杀和处理这 一案件中的动机、作法和责任等问题,我们相信随着历史学家们的深入研究, 必定会作出符合实际的公允评价。 本书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 26 无论过去和现在,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对最惨重的失败也能给予十分 冷静的估计,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应该怎样改变我们的活动方式。因此应当 宣言不讳。这一点,不仅从理论的真理来看,而且从实践方面来看,都是重 要的和值得注意的。 ——列宁

----------------------- Page 4-----------------------

序 幕 基洛夫被刺 整个事情是从 1934年的一个晚上开始的。 ——赫鲁晓夫 列宁格勒,伟大的十月武装起义司令部斯莫尔尼宫。1934年 12月1 日下午4 时半,这里突然响起了两声凄厉的枪声。二楼走廊,联共 (布)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党委书记基洛夫一声不响地躺 在血泊中。罪恶的凶手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由于过度惊吓,开枪后 喊了几句话便昏倒在基洛夫旁边。闻声涌向走廊的人们,目瞪口呆地看 着这触目惊心的场面。基洛夫的死震动了苏联大地,也震动了全世界。 这一事件的巨大影响,不仅是因为基洛夫在苏联党和人民心中享有崇高 威信,也不仅是因为基洛夫是众望所归的党的总书记的接班人,它的潜 在的深远影响和意义,是当时普通的人们所不了解,也是不可能了解的。 本书所要叙述的莫斯科三次公开大审判,即 1936 年8 月、1937年 1 月 和 1938年3 月的公开审判,就发生在基洛夫事件之后。它犹如一场惊心 动魄的历史剧,而由基洛夫事件揭开了它的序幕。斯大林去世后担任苏 共中央总书记的赫鲁晓夫后来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整个事情是从1934 年的一个晚上开始的。”①他所说的就是基洛夫被杀的那天晚上。 基洛夫是被尼古拉耶夫杀害的。但是,他为什么要杀害基洛夫?是 个人作案还是有人幕后指使或者集团作案,是刑事犯罪案件还是政治谋 杀事件?对于这些问题,50 多年来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 有的人认为这是一桩个人报复事件。 目睹基洛夫被害惨景的人回忆说,当时一个陌生的人躺在离基洛夫 两三步远的地方,歇斯底里地喊着一句话: “我向他报了仇!我向他报 了仇!”②1934年 12 月 3 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报告说,凶手名叫 列昂尼德·瓦西里耶维奇·尼古拉耶夫,曾在列宁格勒工农检查院工作。 他 1904年生,曾多次变换工作。1933 年 10 月至1934 年4 月在十月革 命史和党史资料委员会工作。因拒绝支援交通工作的动员和诬告一些领 导干部,1934年4 月被开除出党,解除公职。尼古拉耶夫向斯莫尔尼区 党委提出了上诉,再次受到严重警告。区党委负责调停工作的人指出, 尼古拉耶夫粗暴无礼,他说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要求工作但不满意提 供给他的工作,而要求担任领导工作。 当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日丹诺夫、雅哥达,以及列宁 格勒市委第二书记丘多夫和州内务局领导人,审问尼古拉耶夫的时候, 他再次歇斯底里地发作并且大喊: “我干出了什么呀!我为什么要这样 干?”③这样一个处于歇斯底里状态的人,是具有进行个人行凶报复的 作案基因的。 几天以后,在内务部的刑讯之下,尼古拉耶夫改变了自己最初的供 词。说他是地下的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团体的成员,他的行动是受命 向党进行报复。但是,除了尼古拉耶夫之外,受审的绝大多数人都未承 认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