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作者:陈羡【完结】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最值得购买,最清晰、最全面解读南北朝历史的白话读本。?x¨x*i.a,n?g*s+h¢u`..c+o?m\
公元六世纪,有三件大事影响深远--头一件,是北方的六镇之乱,第二件,就是南方的侯景之乱,而在南北两大乱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却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在大乱之后,中国居然没有像中世纪的罗马四分五裂,反而迎来了大治,以空前强大的大一统形式为这个世纪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内容简介:
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一位争议千年的皇帝,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从黑暗走向盛唐,整个中华民族在烈火中涅磐。“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带你走进公元六世纪的古中国,品味一部满载恩怨情仇、风急雨骤的历史悲喜剧。
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前后绵延两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咸,鱼/看^书_ ?已¢发/布~嶵·芯-蟑?劫*这个大朝代上承魏晋、下接隋唐,整个中华世界几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也是思想大转折的时代。其中发生的某些变化,甚至在各个方面影响到我们今人的思想。本书继承了《纵横十六国》的写作笔法,讲述了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历史篇章。
作者及简介:
陈羡,网名“残雪”、“石门居士”,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现在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
1999年,开始在浙大BBS上连载历史叙事系列作品《纵横十六国,煮酒话英雄》,受到众多历史、军事网迷们的热烈追捧与好评。此外,还发表有史评、书评及诗文,如《“胡思乱想”史评》、《闲谈大理》、《字母小史》、《汉音随笔》等。其出版作品《纵横十六国》《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引发读者热烈反响。
=================
序章 从大乱到大治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叁.叶-屋_ `追.罪_芯¢章^結¢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开篇这首诗,是羁旅北周的南朝文人庾信的《拟咏怀》。
庾信出生在南梁,文采一流,声名显赫,先后担任过东宫学士和建康令,却因为侯景之乱,从建康颠沛流离,逃到江陵,又因为西魏攻陷江陵,成为亡国奴被带到长安。南梁灭亡后,庾信留在北周,终老一生没能回到南方,他感世伤怀,思念故国,写下了二十七首题为《拟咏怀》的诗篇,此为其中的第十一首。
庾信生活的时代,便是本书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公元六世纪。
公元六世纪,在中国的这块土地上,曾经有千千万万的人与庾信有着相似的经历;而公元六世纪的中国,也和庾信一生的遭遇一样,有悲、有欢,有起、有落,有咏不完的激昂,有叹不尽的情怀。
这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世纪。这个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大分裂时代,从东汉末年算起,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南北对峙的局面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南方的梁国刚刚取代混乱腐败的南齐,而北方的魏国,则渐渐显露出暮气。在这个世纪中,有三件大事影响深远,头一件,是北方的六镇之乱,第二件,就是南方的侯景之乱,而在南北两大乱之后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却是隋文帝统一中国。在大乱之后,中国居然没有像中世纪的罗马四分五裂,反而迎来了大治,以空前强大的大一统形式为这个世纪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我们在今天翻开历史书卷,回望神奇的公元六世纪,看到的是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整个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辉煌,最终在烈火中涅槃重生。
在本书中,我们将循着三件大事的前因后果,走过大乱到大治的公元六世纪:《绝代双骄》与《侯景之乱》分别讲述六镇之乱和侯景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