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刘备:“常败”的英雄 > 第26章完结

第26章完结

董国舅受诏之后,立即暗中物色可靠对象。.小?税,宅. ·冕*废·悦?黩,长水校尉种辑、偏将军王子服和吴子兰、议郎吴硕诸人,先后参加了这项秘密行动。接着,董承又开始和刘备接触,争取他加入进来。

刘备之所以被董国舅看中,主要有如下原因:其一是因为刘备乃汉室之胄,所谓一笔难写两个刘字,具有同种遗传基因的人还能不彼此扶助么?其二是因为已经加入秘密行动的诸人,名位既低,手中亦无多少实力。干这等大事,光有忠心一颗显然是不行的。而刘备身任左将军,手下尚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沙场老将以及数百兵马。凭这支力量在许县城中搞点突然行动,倒也勉强够了。

刘备出于对皇帝的忠诚和同情,出于对曹操的反感,出于一种企图侥幸得手,从而立时建立丰功伟业的冒险心理,总之是在复杂的思想动机驱使下,参加了这个倒曹的秘密小集团。

然而曹操亦非等闲之辈,他早已在加强监视汉献帝和其他可疑朝臣的同时,更加注意自身安全的保卫措施。在这种情况之下,董承等人的秘密行动一直未能得到实施的机会。事久易泄,刘备心中时时刻刻都惴惴不安。他知道曹操心狠手辣,此事如果露了馅,少说也要有数百人成为刀下之鬼。?零/点`墈.书+ -醉′辛′章`结`哽¨鑫^快¢

一日,曹操设家宴招待刘备。酒过三巡,曹操随随便便说道:“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与我曹操。至于袁绍之流,值不得一提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备心中藏有机密,神经一直高度紧张。他一听曹操的话,似有言外之音,不由得全身一哆嗦,手中的筷子和汤匙立刻掉在几案之上。

曹操那双陶然醉眼之中的笑意消失了,随之浮现出来的是一缕怀疑和不解。刘备意识到自己过于失态,赶忙找理由掩饰。恰好刚才晴空之上响起两声旱天雷,他灵机一动,说道:“孔子云‘迅雷风烈必变’,这话确实是不错。”

“迅雷风烈必变”,是《论语·乡党篇》中记述的孔子之言。意思是说,孔子随时注意自己的态度神情,每逢突发的疾雷和大风,立即现出严肃敬畏之色。这句话用来掩饰刘备的失态,真是天衣无缝,也不枉他在大经学家卢植的门下苦读好几年书了。

在此,我们还得特别说一说曹操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英雄”二字。/零/点~看`书? ¨勉*肺_粤`毒¢此话既然是从他自己的口中说出来,那就足以证明,曹操本人是以“英雄”自命,而非“奸雄”。关于当时的大名士许劭,当年曾经对曹操有两句评语的故事,上面已经说过了。但是,许劭对他的评语,却有两个版本流传至今。一个版本出自正史《后汉书·许劭传》,评语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世说新语·识鉴篇》所载评语也与此相同。另一个版本出自《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异同杂语》,评语就是大家熟知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世的人,认为曹操的性格颇有奸诈成分,所以对后一种版本的评语非常之认同,使之得以广为流传。但是,究竟曹操本人听到的是哪一种版本,我们后人的种种认定和定性,都不足为据,只有从他本人的反应和回馈当中,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此处曹操对刘备说这番话时,纯属自然而然的酒后吐真言,看不出故意的有心设计和矫揉造作,因此是真实可信的,也正是他对他人评价的一种反应和回馈。他的反应和回馈,是“英雄”而非“奸雄”,由此推断,他所听到的真实版本,应当是前一种,也就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有鉴于此,笔者凡是提到这一评价之时,都统一采用他自己听到的前一种版本。

曹操脸上的怀疑暂时消失,刘备心中的不安却加重起来。他想,如果倒曹的计划无法实现,就应立刻离开许县,坐以待毙乃是愚蠢之举。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刘备不久就得到一个脱离樊笼的大好机会。

盘踞淮南的袁术,在前年的春天自称天子,大封公卿,广置后妃。后宫数百人皆服绮罗之衣,厌粱肉之食,荒侈无限。袁术的地盘本不甚大,还不满一州之地,经他这一显富摆阔,马上弄得“士卒冻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