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能说出来的就是糟粕。\第*一-看?书\惘~ ^蕞·欣\彰\劫′埂`薪+筷?真正的好老师,都应该上了讲台就一言不发,所谓: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
荃是钓鱼竿,鱼钓到了,钓鱼竿就用不着了。
蹄是捕兽夹,兔子逮到了,捕兽夹就用不着了。
说话是用来表达意义的,心中已经领悟了意义,哪里还会想得起来说话?
所以庄子很孤独,他说,我哪里去找那忘了说话的人来和他交流呢?
我经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骚方式,可见发骚都是暂时的,闷骚才是永恒的。
闷骚的真谛,就是得意忘言。
美貌健康不重要
首先,审美观念是很不靠谱的东西。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
毛嫱丽姬,这是当时公认的大美女,可也就是人这么看啊。,看~书¨君′ `已_发?布~醉.薪·璋^結′要换个其他物种呢?
说毛嫱在水边站着呢,一条鱼过来了,一抬头,“这什么人啊,怎么长这么恐怖啊,我躲远点罢。”“咕嘟咕嘟”,鱼沉底了。
大雁从空中飞过,一低头看见丽姬,“扑通”,心脏病发作,它就掉下来了。
当然我这里改了一下,庄子说的是“沉鱼飞雁”。不过不管怎么说,形容女孩子漂亮得“沉鱼落雁”,出典是在庄子这儿。可庄子这么说的时候,却不怀好意!
其实不用扯到其他物种,什么叫漂亮,人类自身分歧就很大。
如果算上时间因素,审美观的变化就更惊人。看两句《诗经》里形容美人的诗: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今天你要是跟哪个美女说,“你很硕大”,这已经很欠扁了。什么叫“俨”呢?下巴肉一层一层的。
甚至不用扯那么远。_第′一·墈\书?旺. ·首+发^我教大众文化课的时候,有一次讨论课,一女生发言,她说:“刘老师你说得对,我也觉得审美观变化特别快,比如说很多古时候的美女,我就觉得一点都不好看。”
我说成,你举个例子吧。
她说:“比如说江青,我就觉得一点都不好看。”
当时我有点晕,这好歹也是咱新中国的人呐,怎么能叫古时候?但下课后我反思了一下,我觉得她说得对。时代变化太快了,过个几年一回头,就觉得往事特别遥远,恍如隔世。没准到了明年,你们聊天就会说:“古时候啊,刘老师给我们讲庄子……”
而且庄子还很强调,一个领悟到了道的人,他身上应该有一种超越形体之上的魅力。《庄子》里残疾人特多,各种稀奇古怪。比如内篇里的《德充符》几乎就是一个丑人集中营,比巴黎选丑人王还热闹。有下巴一直挂到肚脐眼儿的,有俩肩膀比脑门子还高的,有大腿骨直接接上肋巴骨的……可就是这么一些丑人,魅力太大了。他们的学生比孔子还要多;男的见到他,都要跟他交朋友;女的见了,不仅是要嫁给他,还会回去跟爸妈说,与其给别人做大老婆,不如给他做小老婆。
诸侯、国君跟他们相处久了,再看我们就都别扭了。“你这人怎么长的呀?你怎么脑门子比肩膀还高啊?你怎么下巴还没到肚脐眼啊?畸形!”
总之,世界上的一切热点,与我无关。
滑稽的“自卫术”
为什么要调戏世界,而不是躲开它就完了?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世界不是你想躲就躲得了的。春秋战国之交,还有躲的余地;到了战国中期,就真的很难了。
在讲齐国的文化气氛的时候,我讲过一个叫陈仲的人,他品行高洁,主动放弃贵族生活,自己打草鞋谋生,饿得头昏眼花也不放弃原则。他的名声传到国外,外国的当权派却发表了这样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