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战国五大公知 > 第35章完结

第35章完结

历来的分析,都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监河侯的心理。?k*s·y/x\s^w′.*c!o*m_但似乎也不能排除下面这个可能:监河侯确实想给庄子一大笔钱,赞助文化人说起来也是很有脸面的事情,太少了也确实拿不出手——对比一下,稷下学士是列大夫的待遇,孟轲老师收黄金,也是整百整百的收——他是真没想到庄子急需用钱到这地步了。

另外,文人喜欢在文章里夸张自己的穷困程度,这个毛病根深蒂固,我们不能断言庄子就一点没沾上。庄子见梁惠王,穿补丁衣服,上台阶时衣带、鞋带挣断。咱们不说他是刻意耍酷,但当相国的老朋友惠施就在身边,如果庄子同意换身好点的衣服,一定也不难置办。

在《列御寇篇》里,还说到过庄子的学生想厚葬庄子,庄子没接受。如果这段不是寓言,那倒也说明厚葬的经济条件是有的。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司马迁说,庄子学说是对老子的发挥。司马迁的爹司马谈最推崇黄老道家,认为老子综合了一切学说的长处,理所当然会这么认为。·8*1*y.u.e`s+h~u¢.\c?o,m-儿子受爹的影响,如此写也很正常。老庄是一家,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印象。

但庄子自己不承认。《天下篇》里,他把关尹、老子算一派,自己算另一派。章太炎给作了解释:

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诸子学略说》)

意思是,庄子的理论似乎和老子相同,但用心则和老子完全不同。庄子对老子赞誉有加,是因为老子“道法自然”之类的观念是自己所取法的;不愿意跟老子待一块儿是因为老子阴谋诡计的东西很多,庄子嫌脏。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这牵涉到《庄子》这部书的作者和版本问题。

今天的《庄子》,六万五千多字,没有“十余万言”。全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总计三十三篇;《汉书.艺文志》里提到,《庄子》共五十二篇,可见现在是不全了。*秒+蟑,结~暁\税_旺~ `已_发~布′蕞¨歆`蟑,結·

司马迁说《庄子》是庄周的个人创作,这个观点今天大多数学者已经不认同。但哪些是门人弟子的作品则不好说。全书观点不一致,文风不统一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说,看《庄子》的大多数篇章,你会认同前面章太炎的观点。但有些地方,因为讲得细,脏得比老子还油腻。如果说,老子的阴谋像冲人脸上泼污水,庄子这些阴谋则像往人眼睛里糊油泥。有些热爱庄子而勇猛精进的学者,碰到这种地方往往会认定这不是庄子的思想而主张直接删去。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得说太史公不愧是太史公,“洸洋自恣以适己”七个字,实在概括得好,创作立场和文风气势,都说在里头了。

庄子这种态度,很难得。咱们的先秦诸子越细看越精彩纷呈。但站在庐山之外打量,则很容易发觉,他们关心的问题其实挺狭隘,就是当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庄子对这个问题当然也说了话,但主要是在爽自己的,时代主题面前,他是跑题者。

所谓“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得从两个角度理解。一个是王公大人瞧不上庄子,因为庄子没法当统治工具用。西汉初推崇道家,讲的是黄老之学,没有老庄这一说;一个是庄子也不愿意被王公大人瞧得上,被你当伙计使,有意思吗?

彼此干净利落地无视对方,省了不必要的对话,其实也是良好的状态。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相忘于江湖。

世界是用来调戏的(上)

这一节的内容,说得严肃一点,可以叫“游世思想”。

庄子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客观标准是没有的。基本上,普通人推崇的东西,庄子都开过涮。

荣华富贵不重要。

《庄子》书里,讲了不少庄子本人有机会当官的故事。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了两个大夫来请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