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八王乱:西晋那时的权谋诡计 > 第44章完结

第44章完结

在处理朝政方面:

以张华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

以琅琊王家的王戎为尚书左仆射;

以裴楷为中书令、加侍中;

贾谧、贾模、裴、郭彰都任侍中,干预政事。?优+品/小^说-王¢ ·最¢鑫-璋~踕·哽?鑫.快¢

光看名单也许不容易看懂,那阐述一下以上人物的内在联系:

侍中、后军将军贾谧是贾皇后妹妹贾午的儿子,是贾充的嗣孙;

侍中、右卫将军郭彰是贾皇后的从舅;

侍中贾模是贾皇后的从兄;

侍中、右军、左军将军裴的姨妈,就是贾皇后的母亲郭槐;

中护军东武公司马澹,他的妻子是贾皇后的内妹;

尚书左仆射王戎,是裴的岳父;

北军中候王衍,他的妻子郭氏是贾皇后的姨妈,后来他的女儿还嫁给了贾谧。

看了这份名单,试问谁才是元康元年一系列政变的最终受益者?

答案一目了然。.k¢a′k¨a¢w~x¢.,c·o*m¢

细数元康元年的两次政变,有一个人物虽然没有正式登场,却始终影响政变走向。这个人就是太子司马遹,他是无数人的希望,也是无数人的梦魇。无论希望也好梦魇也好,都让他不堪重负。对于他的争夺与陷害实际从元康元年就已经开始,他俨然是两起政变未出场的主角。

爷爷武帝司马炎爱他,所以害了他。武帝亲手制造了一个火山口,让爱孙坐在上面,他以为替爱孙预订的是晋朝第三任的皇位,实际上,他预订的是一把把霍霍作响的屠刀。

太子司马遹的存在,不仅妨碍了嫡母贾皇后,还妨碍了他那众多手据重兵的叔叔。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贾皇后陷害太子的时候,他那些位高权重的叔叔,如淮南王司马允、成都王司马颖,没有能够及时的去拯救他的性命,非要等到他被贾皇后害死了,赵王伦执掌朝政了,才想起了自己的责任,义愤填膺的兴兵勤王。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太子司马遹命运的基调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那注定是个悲剧,而他个人的悲剧最终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悲剧。·k+u!a.i·k·a.n!x!s¢w?.¨c,o·m¢

元康元年九月甲午,大将军、秦王司马柬薨逝。

冬十二月辛酉,京师洛阳发生地震,元康元年在刀光剑影中踉跄而行,最后以地动山摇的剧烈方式完成了谢幕。二个月之后,前太后杨芷饿死在金墉城。

至此,一切与失败的杨家、失败的宗室有关的人物,都已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收拾掉残骸,冲刷掉血迹,中场休息过后,这目名为“八王之乱”的血腥历史剧将上演更血腥的第二场。

这个中场休息时间安排得比较长,从元康二年(公元292年)起,至元康九年(公元299年),有整整八年。

第四章 愍怀太子

一、杜锡坐针毡

元康九年(公元299年),京兆人杜锡三十岁。在而立之年,他的仕途却跌到了谷底,他的新官职是卫将军长史,这是一个官秩不足六百石的小官,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称。

杜锡是晋朝屈指可数的万户侯之一,虽然他的当阳县侯爵位并非奋斗得来,而是承袭父亲杜预,但是他“少有盛名”,入仕之后起家长沙王司马乂文学,后来又担任太子舍人,总体来说仕途稳健、前途可观,怎么就忽然摔个跟头,由皇子、太子的属官贬为卫将军的从吏呢?

杜锡每次想到这个问题都觉得郁闷无比,膝盖隐隐作痛,他当然知道自己遭贬官的原因。那原因就是他的性格“亮直忠烈”,在担任太子舍人的时候,他屡屡规劝太子司马遹修德进善、远离奸佞。他太多事了,上头有人不喜欢。

早在贬官之前,杜锡已经受到警告,这个警告来自太子司马遹本人,太子司马遹嫌他太聒噪,就在他平时常坐的毛毡里扎上钢针。晋朝人在正式场合的坐姿是双膝前跪,坐于大腿之上,屁股及踵。杜锡第二天来到东宫,双膝跪下,钢针入肉当即血流一地。此事流传后世,产生成语“如坐针毡”。

太子佯装不知。隔了几天之后,太子问杜锡:“前几天你怎么受伤了?”

杜锡很有教养,恭而有礼,他答道:&ldqu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