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魂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魂 > 推背图中的历史 > 第34章完结

第34章完结

因为王安石还真没有什么感觉神经,至少没有味觉神经。~1~8,5.t`x,t-.!c¢o¨m^你把一块肉放他嘴边,他就幸福地啃掉,你把一块木头放在他嘴边,他同样也会幸福地啃掉。

王安石有个厨子,每餐都要给王安石做鹿脯,说是王安石特爱这一口。不巧这话正好让王安石的夫人听到,就奇怪地说绝不可能,她太了解她们家老王了,老王这个人对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感觉,绝不会只爱吃鹿脯的。可是厨子坚持,他的证据是他每次放在王安石桌子上的鹿脯,都被王安石吃光光。

那你明天在他的桌子上放一碟青菜。

王安石的夫人吩咐道。

到了第二天,厨子提心吊胆地在以前放鹿脯的固定位置放了一碟青菜,只见王安石面无表情,伸出筷子夹起青菜,跟吃鹿脯一样的享受表情,嘎吱嘎吱地嚼碎咽下。惊得厨子连声高叫:我靠,这还叫人吗?

王安石当然不是人,他是一个伟人。

王安石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任何感觉——除了国家政务。!y¢o,u,p\i+n^b.o+o^k?.?c~o,m/

他所思所想,唯有一件事情:制定一项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的经济政策。

变法!

他在任期间就曾在自己管理的区域试验过他的方法,正是这个原因让司马光注意到了他,将他请到京城做高官。也同样是这个理由,让名臣张方平彻底地疏远了他。

事件的起因是王安石被借到负责科考的考校,王安石到了之后,凡是他看到的规矩规则,无不一一修改。这让张方平这种以稳立世的名臣万难接受。

他天生就是一个改革家,逮到什么就改什么。

而他正生于一个亟待改革的时代。

这个时代就是朝廷受困于日益吃紧的财政支出,到了宋仁宗的儿子宋英宗时候,国家财政已经是入不敷出,从老百姓那里弄来的钱已经养不起越来越庞大的官僚队伍了,年度亏损一千五百七十余万贯,占当时财政收入总数的百分之十二。

于是王安石上万言书,言变法之事。

宋仁宗把万言书束之高阁。.8*6-k.a,n~s-h*u*.′c\o.m¨

历史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王安石继续上万言书。

继位的宋英宗还没来得及细看,就神圣而庄严地死掉了。历史同时也证明,他的死是正确的——至少少了许多烦心事。

王安石继续上万言书。

这回宋神宗来了,这哥们儿顽皮,什么事都敢干,见了王安石的万言书,觉得甚合朕意。

那就开搞。

如何一个搞法?

王安石的经济政策纵横交错,勾连错合此起彼伏,需要许多大部头的经济学专著才能够说得明白——惜乎《推背图》不是经济学专著,所以我们在这里主要扯一扯对当时民生影响最大的一部分:

《青苗法》。

该法令规定:由官府向没有钱购买青苗种子的农家贷款,是为青苗钱,春耕时贷出,秋收时收回本息,利息为百分之二十。

稍微有点高,不过在当时也说得过去了。

《青苗法》一出台,立即遭到了守旧派人士的激烈攻讦,这些人士都曾是王安石最铁的哥们儿,他们在当时的地位,任何一个人也不低于王安石。

王安石那边也是兵强马壮,再加一个小人济济,战斗力空前强大。

何以小人都跑到王安石的阵营中去了呢?

无他,神宗严重支持王安石,凡倡言变法者,一律升官,于是许多小人压根儿搞不懂变法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就已经成为了变法的拥趸。

朝堂上大家开吵,吵到了脸红脖子粗、指着对方鼻子骂娘的地步。宋神宗是裁判,小旗一挥,哨子一吹,司马光回去砸缸,顺便写好《资治通鉴》;苏东坡流放,去和佛印和尚扯皮;易学家邵雍,你回去关门算卦,别在这儿掺和;理学家程颐,回去发展你的理学,别的事少管。

就这么定了。

变法开始了。

国库迅速地充实了起来,神宗喜不自胜。

与此同时,大宋驿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悬梁自尽的百姓,黑压压的尸体从遥远的边境直挂到京城,让宋神宗吃惊得合不拢嘴巴:我靠,这帮老百姓,你们这是干啥呀,不就是一个变法吗,怎么弄到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