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云”级改型
船政五年计划中预定共要建造五艘80马力军舰,“湄云”、“福星”竣工不久,剩余的三艘军舰也次第兴工,舰型仍然是木质蒸汽炮舰,外形与“湄云”几乎完全一样,有所区别的是这三艘军舰的主尺度和排水量略大。\n\i,y/u_e?d`u`.?c′o¨m`正因为此,一些国内外著作习惯将续造的三艘军舰作为单独一级考量,笔者认为这五艘军舰互相并无多少区别,应当统一算入“湄云”级。
1871年3月29日,“湄云”级第三艘,也即改型的第一艘军舰铺设龙骨,开工建造,定名为“镇海”,在船政造船的序列中排列为第六号。“镇海”舰排水量572吨,舰长53.12米,宽8.32米,吃水3.77米,舱深4.48米,排水量、主尺度较“湄云”略大,主机的型号和“湄云”基本相同,采用一座进口二汽缸卧式蒸汽机,主机转速每分钟100转,配套使用两座方形低压锅炉,单轴单桨推进,主机功率虚数80马力,实数350马力,设计航速9节。(16)
“镇海”舰的武备配置形式和“湄云”一样,即一门换门架式大口径主炮配合四门次等口径舷旁列炮式副炮。^墈!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筷^主炮选用了一门普鲁士制造的60磅(口径约160mm)后膛炮,安装在军舰中部露天甲板上,紧紧挨着后方的飞桥建筑,作战时军官可以在飞桥上直接向主炮位发号施令。“镇海”的副炮是四门法华士40磅(口径120mm)后膛炮,分布在烟囱后方至船尾的露天甲板两舷。
“湄云”改进型军舰两视线图,制图:[美]Dean Stehman。
在船政代总工程师法国人安乐陶监工下,经过八个月的建造工作,“镇海”舰“所有船身、灰捻、钻孔、镶钤铁手及舱堵并船底包钉、铜片均已造竣”,当年的11月28日,代理船政大臣夏献纶率日意格等船政中外官员举行下水仪式,“镇海”舰成功下水,立刻开始各项舾装工程。
“镇海”舰下水后的第三天,1871年12月1日,“湄云”级改型的第二艘军舰、船政的第九号轮船铺设龙骨开始建造,定名为“靖远”,后来北洋海军从英国购买的穹甲巡洋舰与其同名。*躌?4.墈/书_ ¨首\发-与“镇海”的建造时间相近,花费了八个多月时间,1872年8月21日“靖远”舰成功下水,各种参数与“镇海”相同,火炮的型号略有区别,“靖远”的主炮是一门法华士60磅(口径约160mm)前膛炮,四门副炮则与“镇海”相同。
“湄云”级改型的第三艘于1872年6月24日开工,定名为“振威”,船政工厂编号第十号轮船,各项参数、装备与“靖远”相同,1872年12月11日下水。至此“湄云”级别共造成五艘军舰,船政五年计划规定的80马力军舰建造计划提前圆满完成。和首舰“湄云”一样,这三艘军舰的人员编制也都是67人。但是相比“湄云”级的前两艘“湄云”、“福星”,后三艘改型军舰犹如捧月的彩云,并没有前两艘军舰那么多的史事,淡淡地虚化在“湄云”、“福星”的光环中。
派拨北洋
1871年,随着船政军舰越造越多,左宗棠创始时留下的后遗症——养船经费成了令人挠头的问题。同在闽浙辖下,巡抚又是左宗棠旧部的浙江省开创了调拨军舰的先例。
近代浙江宁波、温州一带海面时有海盗出没,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