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的社交圈子。
只是人算赶不上天算,吴家侄辈只有林志远做了四品少卿,其他还在发奋图强,没有什么建树,吴王妃却一命呜呼,死得莫名其妙。林家人明知女儿死得蹊跷,也不敢问,也不敢查,竟是哑巴吃黄连,硬咽下去了。
好在吴王妃生了吴王的长女,皇帝和吴王多少给王妃留了面子,让把棺椁弄到吴王的封地厚葬了。林家人也是暗下决心,王妃没了,更不能懈怠,将来要当广平郡主的后台。人人都说有后娘早晚有后爹,要是没有本事,连给表妹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王雷置办了不少青州特产,送走林家人,毕竟都有自己的事,事完了就要回岗位上去。
吴王却不着急回都城,出来一趟不容易,也看自己的封地。后来又提出,要到潜秀山去看看。王雷赶紧安排,此时潜秀山比之前又多开出几百亩旱地,种上了黄豆。黄豆这种植物特别好,种过黄豆的地因根瘤菌作用容易变沃土。豆杆可以当柴烧,豆秸可以喂牛。黄豆可以直接煮了吃,炒了吃,也可以榨油、做豆腐。
吴王看着山上开凿的梯田,里面种的果树跟大葱差不多,心里发愁,这什么时候才能结果有收益。到时候,女婿还不上钱,可怎么办呢?又看看山下种的作物,倒是绿油油一片,长势不错,又放下心来。这不是头一年嘛,女婿刚来,又要接手府衙的事务,又要指导青州的春耕。这潜秀山也是刚开发,先得投资。拉院墙、盖农庄、修路、挖水渠,还要开荒、施肥、种苗,能有这般气象,就算是有效率了。
吴王为了帮扶女婿,称赞王雷会办事,吴王妃的陵寝修得不错,要奖赏一番。凡是参与此次修陵的人员,人人有赏,几个领头的,还要重赏。众人得了赏,都赞吴王殿下仁义。
吴王把洪先生给王雷留下了,洪先生在工部的下属司里当一个小头目,俸禄不高,不过这人的营建技术很好,经常有别的部门来借调。
吴王跟洪先生说:“洪先生,你先别回都城,就跟着王雷吧。后继本王就藩,在青州肯定要建吴王府,还有广平的郡主府,也可能还有别的什么实施。您放心,跟着王雷干肯定有前途,这是本王女婿,只要有本王在的一天,他们小两口差不了,您的前途也没问题,甚至您的儿女们也能借光。”
洪先生自从来青州就是忙,忙着修吴王妃的西凤陵,真没注意王刺史兄弟俩。现在忙完了,听了吴王的吩咐,也只能先应下。不过,他肯定要考查一下年轻人的水平,后来寻机会找王雷说话,试探他的深浅,心里不由叹一声,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别看这位王雷大人年轻,是个有能力的人。天生大力,膂力过人,自小跟着亲爹学的骑射,弓马娴熟。后来又跟着长孙老侯爷学了祖传的长枪,还给请了名师学剑术,身手很好。学问也不错,据他说从小父亲请了能人给他和弟弟开蒙,到七八岁上到安南都护府长孙侯爷那里,上了当地的官学,也得老侯爷身边的幕僚白先生指导,算是学富五车。他的弟弟王霆大人,一点也不比兄长差,相反,显得更豁达,更自在,可见是胸有丘壑的。
洪先生对学富五车的白骥先生好奇,大白先生虽没见过,小白先生却是常见的,确实厉害。儒家学问一般,有一身好武艺,琴棋书画、医卜术算十分精通,在机关消息和营建上也是懂的,就连厨膳手艺,也是一绝。要是自家有年龄合适的女儿,说什么也得嫁给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