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推开"旧时光"二手书店的玻璃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作为出版社编辑,逛二手书店是他周末最大的乐趣。书店里弥漫着纸张和木头混合的陈旧气味,他熟练地走向悬疑小说专区。
"新到了一批书,都在那边。"老板老张头也不抬地说,手指向角落的一个纸箱。
崔明蹲下来翻找,突然,一本深蓝色封面的书吸引了他的注意。《雨夜迷踪》,作者名己经模糊不清。他抽出这本书,发现书脊己经有些松动,显然被翻阅过很多次。
翻开扉页,一行清秀的字迹写着:"蒋晓楠,2018年购于西西弗书店"。崔明随手翻了几页,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一页的空白处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有些是对情节的分析,有些是人物关系的梳理,甚至还有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评价。
"这读者可真认真。"崔明心想,决定买下这本被精心研读过的书。
"三十。"老张瞥了一眼说,"这书有点年头了。"
付完钱,崔明把书塞进背包,没注意到老张盯着他背影时若有所思的表情。
回到家,崔明泡了杯咖啡,坐在书桌前准备开始阅读。他习惯性地先浏览全书,发现批注的字迹前后有些变化。前几章的批注工整清晰,像是女生的字迹;但越往后,字迹就越发潦草,甚至有些狂乱。·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
"看来这位蒋小姐越读越激动啊。"崔明笑着自言自语。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笑容凝固了。最后一页的结局段落被人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用同样鲜红的笔迹写着:「别相信第208页的内容——那是它写的。」
更让崔明感到不安的是,这行警告的字迹,竟然和他自己的笔迹有八九分相似。
"这怎么可能?"崔明皱眉,迅速翻到第208页。那是一段关于主角发现凶手身份的关键情节,页边空白处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真相藏在镜子后面,但小心别被它看见你。」
崔明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他确信自己从未见过这本书,更不可能在上面写过字。但那些批注的连笔方式、标点习惯,甚至把"真"字最后一笔拉长的特点,都和他如出一辙。
他拿出手机,对着书脊上的ISBN码拍了张照片,发到一个读书群里:"有人认识这本书的前主人吗?蒋晓楠,2018年买的。"
放下手机,崔明强迫自己继续阅读。故事本身很精彩,讲述一个小镇在雨夜接连发生失踪案件,记者调查时发现所有线索都指向一面古老的镜子。但那些批注让崔明越来越不安——到第150页时,批注的字迹己经和他自己的几乎无法区分。
手机突然震动,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买了《雨夜迷踪》?」
崔明立刻回复:「你是蒋晓楠?」
「曾经是。¢1\9·9\t/x?t,.·c·o,m^」对方回复,「现在书在你手上,你要小心。」
崔明首接拨通了电话。响铃五声后,一个疲惫的女声接了起来:"你不该联系我的。"
"这书上的批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字迹会..."
"变得越来越像你自己的?"蒋晓楠打断他,声音沙哑,"因为它正在同化你。就像当初同化我一样。"
崔明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你现在也在看这本书?"
"不,"蒋晓楠的声音突然变得诡异,"我在看你今天新写的批注。"
崔明感到一阵恶寒:"什么意思?"
"看看第56页右下角。"蒋晓楠说。
崔明迅速翻到那一页,在页脚发现一行他完全不记得写过的小字:「蒋晓楠知道真相,但她己经不敢说出来了。」
"这不可能!"崔明声音发颤,"我从来没写过这个!"
"你写了,只是不记得了。"蒋晓楠轻声说,"它会在你意识模糊时控制你。最开始是几个字,然后是一整段,最后..."
"最后怎样?"
"最后你会变成书的一部分,而它会寻找下一个读者。"蒋晓楠的声音突然变得急促,"崔明,你必须记住三点:第一,别相信第208页的内容;第二,不要在任何空白处写字;第三,绝对不要..."
电话突然断线了。
"喂?蒋晓楠?"崔明回拨过去,听到"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的提示音。
他放下手机,突然注意到自己不知何时己经在书的扉页上写满了"蒋晓楠"的名字。更可怕的是,这些字迹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