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缠住猪腿,便能将金猪牢牢抓住。
就在这关键时刻,玄真观中有个小老道突然闹起了肚子,他慌慌张张地跑出西门外解手。当他猛一抬头时,却见一片红光冲天而起,吓得他魂飞魄散,不由自主地大叫一声。这一声尖叫,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冲破了仙人的法术。那原本套在金猪前腿上的红绳,竟然被金猪奋力挣断了。
那头金猪正带着一群小猪仔儿在河滩上觅食,突然感觉前腿被绊了一下,当时也没太在意。等它回到藏身之处后,才发觉是一条红绳缠在了腿上,怎么挣也挣不断。它心里明白,这是遭到了高人的暗算,心中又惊又怕。于是,它便带着猪群躲到了镇西,再也不敢轻易露面。
吕洞宾一招法术受冲失灵,一连几晚上都不见了金猪的踪影。他心中焦急,便化作一个赶集的老百姓,来到市场查寻金猪的下落。在人群中,他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黑胖妇人。这个妇人逢集必来,而且总是在饭铺人少的时候,买上满满的一篮子饽饽饼子之类的食品。由于集市上人来人往,吕洞宾不便靠近,只能远远地观察,总见她从西门出入。
一连多日,阴雨连绵,集市上冷冷清清,无人光顾,店铺也都关了门板儿。这天,终于又逢大集,天气也突然放晴了。憋了好几个集的人们,一大清早就从西面八方拥入台头营,集市上顿时又热闹了起来。
在西城门外,路边新搭起了一个小饭铺。干净的桌案上摆放着香喷喷的熟肉灌肠,平锅上还烙着油黄酥脆的大饼,那诱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一看就垂涎欲滴。
赶集的人陆陆续续进了城,大路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后来者。这时,从西边来了一个黑黑胖胖的妇女,她一左一右还有两个胖小子,紧紧地扯着妈妈的衣襟,畏畏缩缩地往前走。来到饭铺前面,两个小孩子闻到香味儿,顿时来了精神,拽着妈妈的衣角不肯走。
饭铺的掌柜一抬头,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转,向身后烙饼的女人递了个眼色,然后高声喊道:“好香的大饼裹肉嘞!快来尝尝啊!”胖女人迟疑了一下,无奈那两个胖小子坐在地上耍赖不起来,她只好西下看了看,见并无他人,便领着孩子来到了案子前。她头也不抬地说道:“给我称十斤饼,二斤肉。”只见胖女人左臂上挎着篮子,双袖遮手,神色有些慌张。
掌柜的微微一笑,说道:“大嫂,你看称哪块肉好呢?”妇人嘴一努,不耐烦地说:“就那块。”掌柜的拿起砍刀,故意说道:“这一块摞着一块的,你到底要哪块呀?说清楚喽。”那妇人听了,有些生气,伸出手来向案子上一指,露出了手腕。这一露不要紧,只见她手腕上扎着一条红绳,格外显眼。
说时迟那时快,掌柜的手起刀落,寒光一闪,把胖女人的右手砍落在肉案上。只听一声凄厉的尖叫,眼前一溜儿火光闪过,胖女人和孩子都瞬间不见了踪影。掌柜的从案子上拿起一个金灿灿的猪蹄,冷笑道:“今日伤你一足,只是给你一个小小的惩戒,如若还不远遁,定不轻饶!”烙饼的女人则双手合十,念道:“善哉,罪过罪过。”
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了,那个胖女人就是金猪变化而成的,而卖饼的掌柜和烙饼的女人正是吕洞宾和观音菩萨。他们见金猪重伤惊逃,料定它不敢再来捣乱了。
观音菩萨慈悲为怀,她把净瓶中的甘露轻轻地在沙河子上滴了几滴,又摘下一根细柳枝,插在沙滩上,从此沙河子上的水变得更加清凉甘甜,河滩边也遍生柳丛,“万泉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而台头营的大饼裹肉也因为这段传奇故事,成了地方风味独特的美食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
那头金猪带着猪仔儿在镇西躲藏的地方,叫做黄土坎。当地有一句土话,用来讥讽那些在家门口充“光棍”,在外却挨欺负的人:“在沙土地你能行,到黄土地就拱不动了吧?”这句话,就是从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
再说玄真观的观主,见客人己经住了多日,虽然按照他们的要求不得惊扰,但也觉得该尽一尽地主之谊,前去探视一下。他来到洞前一看,却发现早己人去洞空,洞内只有石床上留有一页书谏。观主拿起一看,上面写着一首诗:“住进人二口,同为一念慈。剑扫邪魔退,济世渡群迷。露润沙河水,遍生杨柳枝。救活万泉市,万民得乐时。”
观主道长乃是道德高深之人,他一看便明白了,这是吕祖和观音菩萨显圣,为了救活“万泉市”而来。为了纪念两位仙人的功德,观主就把这个洞称为“仙居洞府”。还在大殿前修建了一个精致的小阁楼,供奉着观音菩萨和吕洞宾的神像。当地人称这个阁楼为“二仙阁”,也叫“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