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旁边用古老的算筹文字标注着"十一万斤"。
赵莽的太阳穴突突跳动,无数陌生的知识涌入脑海——二进制、补码、小波变换...这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数学概念如洪水般冲刷着他的意识。他跪倒在地,双手抱头,感觉自己的大脑要被撕裂。
不知过了多久,幻象终于消退。赵莽浑身被冷汗浸透,颤抖着抬起头。青铜算盘已经恢复原状,静静悬浮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地上那滴未干的血迹证明刚才的一切并非幻觉。
赵莽踉跄着站起来,取回账册塞入怀中。当他转身准备离开时,余光瞥见墙角的一块砖石上刻着一行小字:"算尽天机者,必遭天谴"。
他逃也似地冲出地窖,背后传来青铜门自动关闭的闷响。回到账房,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赵莽瘫坐在椅子上,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幅白银流向的未来图景——尤其是侯府被查封的场景。
"十一万斤..."赵莽喃喃自语,突然意识到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远比账目问题更可怕的秘密。他必须找到更多关于《九章算术》和这个青铜算盘系统的线索。
当天下午,赵莽告假前往翰林院查阅古籍。在尘封的档案室里,他找到了一卷几乎被遗忘的《九章算术》注释本,作者署名"河图先生"。注释中提到一个失传的"算阵",能够"推演阴阳,计算未来"。
最令赵莽震惊的是注释末尾的一段话:"算阵之数,负负得正;算珠之动,如波如涛;十一万斤,其重非重;老牛湾底,真相大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莽的手不住颤抖。三百年前的注释者似乎早已预见他今日的发现。他继续翻阅,在书页夹层中发现一张泛黄的羊皮纸,上面画着一个奇怪的装置——九十九架算盘组成的球形结构,与他在侯氏地窖所见一模一样。
羊皮纸背面写着一首偈子:
"铜珠算尽天下事,
二进制藏古今机。
补码原是阴阳理,
河底方见真消息。"
"二进制?"赵莽皱眉,这个词再次出现,却依然不明其意。他小心收好羊皮纸,决定再次夜探侯府地窖。
然而当晚,侯府突然戒严。赵莽从远处看到一队官兵闯入府中,随后传出侯老爷暴毙的消息。坊间传言是账目问题败露,但赵莽知道真相远非如此简单——青铜算盘预测的未来正在加速实现。
三天后,赵莽冒险再次潜入侯府。西厢房已经被封,地窖入口处贴着官府的封条。更诡异的是,府中老仆告诉他,地窖里根本没有什么青铜算盘,只有一些普通的酒坛和杂物。
"不可能!"赵莽几乎喊出声,"我明明看到..."
老仆神秘地压低声音:"赵大人,侯府祖上确实有过'铜算室'的传说,但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据说最后一位见过它的账房先生,算出了自己的死期,第二天就..."
赵莽失魂落魄地回到寓所,发现书桌上多了一卷从未见过的竹简。展开一看,竟是《九章算术》失传已久的"外篇",开头便写道:"算之道,负数为基;码之妙,补天接地..."
竹简末尾,有人用朱砂新添了一行小字:"老牛湾底,十一万斤,待君来解。"
赵莽望向窗外,一轮血月正缓缓升起。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与这个跨越古今的数学谜题紧紧纠缠在一起。而答案,或许真的藏在黄河那个神秘的河湾之下。
2.3 心跳同步 4000字
第六次潜入侯府地窖时,赵莽带上了全套装备:祖传的青铜罗盘、翰林院偷来的《九章算术》孤本、还有从钦天监借来的星象仪。血月已过三日,但那个朱砂写就的"老牛湾"三字在他梦中挥之不去。
青铜门前的机关这次没再阻拦他。当赵莽第七次拨动算珠序列时,门悄无声息地滑开,仿佛一直在等待他的归来。九十九架青铜算盘依然悬浮在黑暗中,只是中央的阴阳双盘上多了几道暗红痕迹——那是他上次留下的血迹。
"十一万斤..."赵莽深吸一口气,将《九章算术》摊开在阴阳双盘之间。书页自动翻到"方程术"一章,那些古老的数学符号在幽蓝微光中仿佛有了生命。
他掏出罗盘放在书上,指针疯狂旋转后突然停住,指向地窖东北角。赵莽顺着方向看去,发现墙上凸出一架特殊的青铜算盘,比其他的小一圈,盘框上刻着"心跳"二字。
"什么意思..."赵莽刚触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