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老迈的诸葛亮,和八年前一样喝得酩酊大醉。
借着酒意,他手抚瑶琴,弹奏起了昔日周公瑾的《长河吟》。一旁的李牧,突然抽出腰间佩剑。
以剑为器,弹剑而歌。
宵禁的长安城,明朗的月光下,歌声似有传音千里之能。宛转悠扬之间,不觉引得多少民众与官兵诸将,尽皆出门聆听。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蜇人感幸甚。”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程。”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一诺竭终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做垅亩民。”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歌声止,寒风依旧。使闻声者,无不潸然泪下。即便早己酒醉的诸葛亮,亦不觉弹奏中出现音误。
李牧所歌,可谓道尽他的毕生。
此刻,老迈的诸葛亮,怔怔的看着他。
良久,他老泪纵横,却又猛地朗声大笑。
曾几何时,他自以为周公瑾,是他的毕生知音。然自公瑾仙逝以后,诸葛亮感觉,今生只怕再也寻找不到在音律上与他契合之人。却不成想,比昔日周瑜更懂自己的人,居然就在眼前。
“汉兴吾儿,既吾爱徒,亦吾友也。”
言毕,诸葛亮琴弦陡然绷断,人亦不觉瘫倒在地。
尽管昏厥,但他的嘴角,却始终带着那一抹意味深长般的笑容。
是啊,有此知音,夫复何求……
再度醒来,己是翌日。
诸葛亮躺在床榻上,侧目发现李牧就在身边。
“汉兴……”
“丞相。”
闻言,李牧回应。
望着诸葛亮伸出颤抖犹如枯枝般的手,他立即紧紧握住。
见此,诸葛亮惨白的脸上,再度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回想往昔,历历在目。数十年征程岁月,亦不自觉在此时悉数涌上他的心头。
“丞相,贵体若何?”
“无妨。”
诸葛亮老迈的眼眸,依旧带着犹如春风般的笑容。
此刻,他举目眺望窗外。望着红日初升,蔚蓝且万里无云般的晴空,不自觉的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昔日,吾随先帝,不想转眼己过数十载岁月。故友宿敌,今皆己离去。然而心中复兴大梦,却始终没有完成。”
说着,他收回目光,再度落到李牧身上。
“汉兴,我早说过,你是我蜀汉未来的希望。今我命不久矣,只盼我未完成的大梦,你能替我完成。还记得,先帝临终前,就曾对我说过。我的才华,胜过吴魏孙权曹丕十倍。可如今看来,你的才华胜我百倍不止。我大汉有你,实乃天幸所致也。”
“丞相,汉兴岂敢。”
闻言,李牧汗颜。
当即双膝一软,跪在地上。
见此,诸葛亮不以为然。
他淡然一笑,朝着李牧挥了挥手。
“汉兴,不必过谦。你的功勋,早己说明了一切。曾经我没有完成的事情,你都悉数完成了。如今这一桩桩一件件,岂非都是对你能力的最好证明?”
言毕,他无力的向李牧伸手,示意他起来。
李牧思隼片刻,终究还是缓缓站起身。
见此,诸葛亮感慨长叹。然而老迈的眼眸却充满坚定,依旧紧盯着面前的李牧。
“人言,我为卧龙、士元为凤雏、伯约是幼麟。而那司马懿,则为冢虎。想我西人才华如此,尚且都有封号。反而倒是你,功勋早己凌驾我众人之上。故而以我之见,汉兴你……可为鲲鹏。”
“鲲鹏?”
闻言,李牧身躯陡然一震。
再看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