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自己好像从未见过。当即眸子凛然,有些恼怒般的看向李牧。
“汉兴,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屯田乃军国大事,汉兴岂敢与丞相玩笑。不瞒丞相,此人名叫邓艾,字士载。虽然并非关中人,也不是我们蜀汉军中一员。然而他的才华,绝非一般。如今我把他请来,就是要丞相亲自试探考量。若丞相觉得不实,汉兴领受丞相任何责罚。”
“哦?”
闻言,诸葛亮神色凛然。
他微眯双眸看着李牧,但见李牧虽然玩世不恭,可字里行间却透着难以言喻般的坚毅。
这话要是换做旁人说得,只怕诸葛亮根本不信。
然而李牧何人,那可是跟随自己数月,帮助他蜀汉屡建奇功的救世真主。
如今既然是他的保证,试问诸葛亮哪里还敢不信。
“既然是人才,理当厚礼相待。”说着,诸葛亮一脸不解的又看了一眼邓艾:“另外啊汉兴,你管这叫‘请’?”
“丞相不知,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丞相此时休多在意我到底用什么办法,终究这人才,汉兴都替您给请来了。似如此,丞相何不一试。”
“嗯……”
闻言,诸葛亮老眸微沉。
看了看邓艾,又看了看李牧。此时仍旧不知,李牧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反观李牧,并不在意那么许多。
说罢了诸葛亮,便又来到邓艾的身边,蹲下身子。
眼看邓艾嘴被堵住,一双凛冽的双眸,仍旧迸射怒火的模样。李牧苦笑着向他摆了摆手,说话的声音,也下意识压低了下来。
“邓士载,你不是要找我辩理么?这官司,我和你打。”
说着,他眸子朝着不远处的诸葛亮扫了一眼。
“看到了么,那位大人,就是我蜀汉堂堂的诸葛丞相。你不相信我的为人,他的名号,你总该听说过吧。他这人啊,做事一向秉公持证。你有什么冤屈,不如对他说。光寻我打架,又有什么用。”
“唔、唔唔……”
闻言,邓艾仍旧不断支吾。
然而原本激动的情绪,此刻却变得镇定了不少。尤其当他听李牧说,站在不远处一身鹤敞手持羽扇的老人就是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他看向诸葛亮的目光,明显带了难以言喻般的仰慕之情。
“看来,演义中对于邓艾的记载,是正确的。”
刹那,一个闪念,自李牧的明眸中闪过。
不禁让他回想起,演义中对于邓艾偷渡阴平之后。当他看到崖壁上诸葛亮早有预料,书写那段文字时候,关于他反应的记载。
“二火初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
“武侯真神人也,艾此生,不能以师侍之。惜哉,惜哉……”
想到这里,李牧沉吟的脸上,突然露出久违的笑容。
立即当着所有人的面,取出了塞在邓艾口中的袜子。连同他身上捆绑着的绳索,一并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