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掌柜见状捻须上前:“二位留步,且看这件海外回流的珍玩。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
他从博古架深处捧出个掐丝珐琅匣,内里翡翠鼻烟壶通透如水。
方涛看了眼嗤笑道:“前朝宫里的寻常物件,二十万顶天了。”
暗处伙计闻言手抖,险些碰倒案头那对不起眼的黑石镇纸。
方涛状若无意地扶正石块,掌心传来温润触感,眼底掠过一抹异色。
“小兄弟好眼力!这件珐琅鼻烟壶确实费我十三万才入手.”
朱元凌摩挲着山羊胡须,暗忖这方涛对玉石文玩颇有造诣。眼珠骨碌一转,忽然堆起满脸褶子笑道:“不知您对丹青墨宝可感兴趣?”
方涛余光扫过博古架上的青铜镇纸,面上却不动声色。
在琉璃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最善察言观色,若叫他看出端倪,这对战国错金银镇纸怕是要价翻番。
“方先生若有看中的物件,请务必让我聊表心意。”唐瑞景轻声插话。
自那日救命之恩后,她总想找机会偿还人情。即便父亲已赠三千万诊金,这却是她私人的心意。
“罢了,坊间难见真迹。”方涛意兴阑珊地摆手,作势要往门外走。
此刻檀木地板忽传来闷响,只见朱元凌从黄花梨立柜底层捧出个泛着岁月包浆的紫檀木匣。
方涛驻足凝视:“这是?”
朱掌柜并不答话,慢条斯理戴上雪白棉纱手套。随着红绸系带轻轻解开,泛黄的宣纸卷轴在梨花木案上徐徐展开。
墨色山水自千年前流淌而出,亭台楼阁在皴擦点染间若隐若现。
唐瑞景屏住呼吸。虽不懂书画鉴赏,但绢本上斑驳的矿物颜料与虫蛀的边缘,无声诉说着时光的重量。
她偷瞄身旁方涛,见他指尖无意识摩挲袖口,这是专注时的小动作。
“先生以为如何?”朱元凌捻着胡须,眼底精光暗藏。
“可以。”方涛吐出二字,目光却黏在画卷题跋处。那里钤着方褪色朱印,依稀可辨“石涛”二字。
方涛驻足端详片刻,轻轻吐出四个字:“有点意思。”
朱元凌紧绷的面部线条骤然放松,暗自腹诽:装模作样,这画的成色明眼人都看得出好赖。
“这墨色层次颇有倪云林晚年风骨,皴擦点染间尽显超脱尘世的意境。”
浑厚嗓音突然从人群后方传来,身着月白缎面唐装的老者拄着蟠龙杖踱步而出。
老人鼻梁上架着玳瑁圆框眼镜,腕间星月菩提随着动作沙沙作响,身后跟着三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还有个学徒模样的方涛提着乌木鉴宝箱。
“木老,您这尊大佛今日怎得空驾临小店?”朱元凌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拱手时腰身弯出恭敬的弧度,活像见了财神爷。
方涛垂眸掩去眼底笑意,这出双簧戏码他再熟悉不过,眼前这位被称作“木石山人”的鉴定专家,实则是朱元凌豢养的“掌眼先生”。
那身行头倒是唬人得紧,寻常藏家见了这鹤发童颜的做派,少不得要信上七分。
“上月来你这淘换物件,怎的藏着这等宝贝?”木大师佯装愠色,枯枝般的手指虚点画卷,“莫不是瞧不上老朽的银钱?”
“您这可折煞我了。”朱元凌作势抹了把额间不存在的汗,“前日才从南洋藏家手里收来,正巧这位先生嫌小店货色平平。”说着朝方涛方向使了个眼色。
木大师鼻间轻哼算是揭过,伸手时袖口滑出半截青玉扳指:“取四十倍镜来。”
身后方涛急忙开箱捧出鎏金铜柄放大镜,镜面在日光下折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
众人屏息间,老者几乎将脸贴到绢帛上,口中不时发出“妙极”“绝品”的赞叹。方涛抱臂斜倚博古架,饶有兴致地看着对方将赝品夸出朵花来。
“疏林坡岸的构图章法,淡墨折带的皴擦技法。”木大师直起腰时脖颈发出轻微的咔响,“听闻去年秋拍会上,有位神秘买家斥资三千万将倪瓒真迹迎回故土,莫非就是……”
“您老真是法眼如炬!”朱元凌适时接话,拇指无意识摩挲着翡翠扳指,“我那挚友如今生意周转不灵,这才忍痛割爱。”尾音拖长的叹息里,倒真透出几分唏嘘。
木大师闻言拍案:“暴殄天物啊!若非上月收了尊商周青铜方鼎。”忽然转头盯住方涛,“小友觉得这《容膝斋图》可还入眼?”
方涛指尖抚过画卷边缘,在某个特定角度停驻,那里藏着极细微的化学做旧痕迹。这些伎俩骗得过机